来源:中国网
浏览量:4705
时间:2025-07-02 20:25
阅读量:6349桥下空间“变身”休闲运动场,社区闲置场地跃升为银发经济综合体……最近,辽宁沈阳、大连、鞍山等多地综合施策唤醒“沉睡资源”,城市存量更新驶入快车道。
当下,内涵式改造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侧重点。与过去大拆大建的外延式规模扩张不同,内涵式更新注重唤醒存量,着眼于对现有城市空间特别是闲置资源的优化激活,“留改拆增”并举,通过精细化、渐进式的更新,实现城市功能与活力的整体提升。这种城市更新模式不仅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,减少环境负担,还能守护好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,实现经济、社会、文化效益的多赢。
然而,让闲置资源“忙起来”看似“省钱”,动真格时却并不省心省力。存量资源长期闲置多有难言之隐。不少闲置资源属于城市中的“边角料”,分布散、基础差,植入新项目面临诸多难点和障碍,如产权复杂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,整修投入较大等难题。因此,内涵式更新改造离不开政策创新推动的制度保障。不少城市探索“市区两级协同发力”的工作机制,采用“提级解遗”专窗专办,创新、活用“容缺受理”“罚缴分离”等制度工具逐一化解难题。伴随城市更新开掘深土层,啃下硬骨头,政府部门还需要在土地政策、金融支持、审批流程等方面进一步创新,创造更利于实际操作的制度环境。
让存量“老家底”焕发增量“新生机”,是一个价值发现和价值再造的过程。其间,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多元参与平台,市场化运作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必不可少。多元共治与盈利模式是存量更新可持续发展的要津,成功的存量更新案例往往结合了本地实际,根据资产特点制定个性化盘活方案,不仅精准响应居民所求,也让社会资本接盘者有账可算、有利可期。比如地下空间、偏僻地段如何引流,老旧小区如何对接“银发经济”“首发经济”等,全国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模式和方法,形成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
文化加持、科技赋能,可谓闲置资源活力再现的软支撑。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应用,使城市闲置存量通过智慧化手段改造面貌一新。立足于高水平焕新存量的城市更新,从关注物质空间转向重视人文关怀,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共治,不仅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,也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记者7月2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,2024/2025年榨季,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1135万亩、同比增加11万亩,食糖产量646.5万吨、同比增加2...
2025-07-02 19:30日前,2025中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峰会在北京成功召开。在这场汇聚400余位政产学研代表的行业盛会上,新智认知“第三方施工隐患智能发现”能力凭借技术创新与场景价值,同时斩获“202...
2025-07-02 18:51近日,全国多地高温天气频发,电煤需求大幅提升。除了大秦、浩吉等重载铁路发挥重要作用之外,各大港口码头、内河航道上,运煤船只往来如织,保障能源供应安全。 四通八达的内河运输,在助...
2025-07-02 18:19在数字技术作为背景的环境下,我们正处于新旧世界转换的时间点。 我们的认知和对世界的看法可能需要做很多调整,如果还是用以往的观念和认知来看待今天的各种情形,可能就很难理解甚至会感...
2025-07-02 17:12“苏超”赛场上,常州的梗有很多。 因一球未进,积分排名垫底,城市的名称笔划从“常州”到“吊州”,再一路瘦身只剩“州”字。 或是因为绿茵场上的表现,6月29日,常州市委常委会专...
2025-07-02 16:30